IOCAS-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2条,第1-10条 帮助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我的海洋浪花飞溅区腐蚀情缘 CNKI期刊论文
2020
作者:  侯保荣
收藏  |  浏览/下载:4/0  |  提交时间:2024/12/18
钢结构  浪花飞溅区  电连接  腐蚀防护技术  
缩口式水密舱体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320563716.3, 申请日期: 2014-03-12, 公开日期: 2014-03-12
发明人:  陈永华;  于非;  李思忍;  徐永平;  姜静波;  倪佐涛;  涂登志;  李晓龙
Adobe PDF(240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80/1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缩口式水密舱体  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舱进线盘(1)、密封盖(2)、上端口(3)及密封舱主体(4)  所述密封舱进线盘(1)包括护筒(101)、进线盘(102)及进线密封座(103)  其中密封舱主体(4)内分别安装有相互电连接的数采盒(404)及蓄电池(408)  所述护筒(101)通过进线盘(102)与密封舱(107)的一端连接  所述上端口(3)的一端与密封舱主体(4)一体式水密连接  密封舱(107)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端口(3)的侧壁水密连接  所述密封盖(2)覆盖在上端口(3)的另一端、可拆卸地与上端口(3)的另一端水密相连  在所述进线盘(102)上均布有多个进线密封座(103)  所述上端口(3)的侧壁上水密连接有密封舱进线盘(1)  各进线密封座(103)分别与所述进线盘(102)密封连接  每个进线密封座(103)上分别有线缆(105)穿过、进入到所述密封舱(7)内  再穿过上端口(3)进入到密封舱主体(4)内  与所述数采盒(404)相连。  
内爬式水下驱动机构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289571.2, 申请日期: 2014-02-19, 公开日期: 2014-02-19
发明人:  陈永华;  李思忍;  龚德俊;  徐永平;  姜静波;  倪佐涛;  涂登志
Adobe PDF(192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80/3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内爬式水下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架(10)、转动安装在外支架(10)上的密封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密封壳体内的电机(4)、控制电路板(5)、重物摆  所述电机(4)及控制电路板(5)分别安装在重物摆上  其中密封壳体内转动连接有内支轴(6)  电机(4)与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  所述重物摆悬挂在该内支轴(6)上、并可绕内支轴(6)的轴向中心线摆动  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密封壳体旋转、实现驱动。  
浮标密封舱体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412872.4, 申请日期: 2013-12-25, 公开日期: 2013-12-25
发明人:  陈永华;  于非;  徐永平;  姜静波;  倪佐涛;  涂登志;  李晓龙
Adobe PDF(246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38/1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浮标密封舱体  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舱进线盘(1)、密封盖(2)、上端口(3)及密封舱主体(4)  所述密封舱进线盘(1)包括护筒(101)、进线盘(102)及进线密封座(103)  其中密封舱主体(4)内分别安装有相互电连接的数采盒(404)及蓄电池(408)  所述护筒(101)通过进线盘(102)与密封舱(107)的一端连接  所述上端口(3)的一端与密封舱主体(4)一体式水密连接  密封舱(107)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端口(3)的侧壁水密连接  所述密封盖(2)覆盖在上端口(3)的另一端、可拆卸地与上端口(3)的另一端水密相连  在所述进线盘(102)上均布有多个进线密封座(103)  所述上端口(3)的侧壁上水密连接有密封舱进线盘(1)  各进线密封座(103)分别与所述进线盘(102)密封连接  每个进线密封座(103)上分别有线缆(105)穿过、进入到所述密封舱(7)内  再穿过上端口(3)进入到密封舱主体(4)内  与所述数采盒(404)相连。  
一种实验用可调节流速的模拟水流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310314046.6, 申请日期: 2013-11-27, 公开日期: 2013-11-27
发明人:  杨红生;  林承刚;  张立斌;  邱天龙;  张涛;  阚仁涛;  周毅;  许强;  刘石林;  孙丽娜
Adobe PDF(82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840/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实验用可调节流速的模拟水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装置、水流发生装置及水流调节装置  所述水流发生装置包括自吸式水泵(12)、进水装置(8)及出水装置(11)  其中实验装置包括水槽(1)及安装在水槽(1)内的多个整流栅(3)  该进水装置(8)及出水装置(11)分别通过进水管(9)及出水管(10)与自吸式水泵(12)的进水口及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自吸式水泵(12)与水流调节装置电连接  所述水槽(1)的内部被多个整流栅(3)分成多个水道  所述进水装置(8)及出水装置(11)分别位于水槽(1)内不同的水道中  通过水流调节装置控制自吸式水泵(12)的频率  所述自吸式水泵(12)通过进水装置(8)泵入的水由出水装置(11)泵出、进而形成水流  进而调节水流速度。  
一种深水可视化可操控超长重力活塞式取样系统 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364597.4, 申请日期: 2013-05-22, 公开日期: 2013-05-22
发明人:  栾振东;  张鑫;  陈长安;  阎军;  范奉鑫;  庄丽华;  张捷扬
Adobe PDF(61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88/3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深水可视化可操控超长重力活塞式取样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水上的甲板系统及位于水下的框架、液压绞车(1)、控制桶(4)、水下摄像机(11)、液压工作站(5)、采样机构及储能气锤机构(6)  所述液压工作站(5)安装在控制桶(4)下方的框架上  其中液压绞车(1)安装在框架顶部、通过水密电缆(102)连接有水下摄像机(11)  分别与控制桶(4)及液压绞车(1)连接  所述储能气锤机构(6)固定在框架的底部  控制桶(4)安装在框架内、与所述甲板系统电连接  在储能气锤机构(6)的下端连接有采样机构。  
内驱动绞联组合滚筒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220404476.8, 申请日期: 2013-01-30, 公开日期: 2013-01-30
发明人:  陈永华;  李思忍;  龚德俊;  徐永平;  姜静波;  倪佐涛;  涂登志
Adobe PDF(275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30/1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内驱动绞联组合滚筒  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的大滚筒(6)、从动的小滚筒(13)及框架  所述大滚筒(6)包括密封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密封壳体内的电机(18)、控制电路板(19)、重物摆  其中大滚筒(6)及小滚筒(13)分别转动安装在框架上  其中密封壳体内转动连接有内支轴(20)  所述电机(18)及控制电路板(19)分别安装在重物摆上  并通过一对齿轮啮合同步转动  所述重物摆悬挂在该内支轴(20)上、并可绕内支轴(20)的轴向中心线摆动  电机(18)与控制电路板(19)电连接  所述大滚筒(6)与小滚筒(13)的转向相反  所述电机(18)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密封壳体旋转。  在小滚筒(13)的筒体上缠有绕绳  
水下静密封驱动装置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220402753.1, 申请日期: 2013-01-30, 公开日期: 2013-01-30
发明人:  陈永华;  李思忍;  龚德俊;  徐永平;  姜静波;  倪佐涛;  涂登志
Adobe PDF(190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41/1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水下静密封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架(10)、转动安装在外支架(10)上的密封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密封壳体内的电机(4)、控制电路板(5)、重物摆  所述电机(4)及控制电路板(5)分别安装在重物摆上  其中密封壳体内转动连接有内支轴(6)  电机(4)与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  所述重物摆悬挂在该内支轴(6)上、并可绕内支轴(6)的轴向中心线摆动  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密封壳体旋转、实现驱动。  
深水可视化可操控超长重力活塞式取样系统 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号: CN201120456204.8, 申请日期: 2012-07-25, 公开日期: 2012-07-25
发明人:  栾振东;  张鑫;  陈长安;  阎军;  范奉鑫;  庄丽华;  张捷扬
Adobe PDF(64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93/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深水可视化可操控超长重力活塞式取样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水上的甲板系统及位于水下的框架、液压绞车(1)、控制桶(4)、水下摄像机(11)、液压工作站(5)、采样机构及储能气锤机构(6)  所述液压工作站(5)安装在控制桶(4)下方的框架上  其中液压绞车(1)安装在框架顶部、通过水密电缆(102)连接有水下摄像机(11)  分别与控制桶(4)及液压绞车(1)连接  所述储能气锤机构(6)固定在框架的底部  控制桶(4)安装在框架内、与所述甲板系统电连接  在储能气锤机构(6)的下端连接有采样机构。  
电连接模拟法十年腐蚀试验研究 CNKI期刊论文
1995
作者:  侯保荣,张经磊,郭公玉,马士德,杨芳英
收藏  |  浏览/下载:4/0  |  提交时间:2024/12/18
浪花飞溅区  低合金钢  海水全浸区  潮差区  阴极保护  耐腐蚀性能  电连接  合金元素  宏观电池  极化曲线  模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