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深水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
张功成; 米立军; 吴时国; 陶维祥; 何仕斌; 吕建军
发表期刊石油学报
ISSN0253-2697
2007-03-25
出版年2007
期号02页码:19-25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热沉降期和新构造期4大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多个新生代盆地。在深水区(水深大于300m)裂谷期(古近纪)伸展断裂活动强烈,形成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中沉积了厚度为3 000-6 000m的古近系;热沉降期(早—中中新世)发生了区域性拗陷作用,形成了隆坳相间格局,沉积厚度小于2 000m;新构造期(晚中新世—第四纪)沉降幅度加大,并沉积了巨厚的地层,断裂活动东强西弱。上述3期构造演化均形成了沉积厚度很大的叠加伸展盆地。深水区生烃凹陷是裂谷期的断陷,已经证实的主力烃源岩是渐新统下部中深湖相泥岩、海陆过渡相泥岩、海相泥岩与煤系地层,可能的烃源岩是始新统中深湖相泥岩,潜在的烃源岩是渐新统上部和中新统海相泥岩,生、排烃产物主要是天然气。深水区至少有3套储层,即渐新统海陆过渡相砂岩、新近系海相砂岩及生物礁、始新统陆相砂岩。盖层发育广泛,区域性盖层是新近系海相泥岩和渐新统泥岩。圈闭数量较多,其类型主要有披覆背斜、断层圈闭和深水扇体等。油气运移方式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变化很大,受新构造期断裂活动控制,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以侧向运移为主;白云凹陷早期以侧向运移为主,晚期以垂向运移或断坡-断坪运移为主。深水区成藏单元有凸起、凹中次凸、断裂带和深水扇等。深水区油气勘探的策略是优先勘探凹陷内部及其周边正向构造上的构造圈闭,然后逐渐向凹陷内的非构造圈闭拓展。
关键词南海北部 深水区 构造演化 生烃凹陷 烃源岩 储层 油气运移 勘探领域
CNKI专辑号A;B;
CNKI专辑名称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CNKI专题号B019;A011;
CNKI专题名称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
分类号P618.130.8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238059) ; 国土资源部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XQ-2004-05)“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 ; 中国科学院三期院创新项目(KZCX2-YW-203)“南海北部深水海域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研究”联合资助。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8356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2.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4.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北京100027
5.北京102249
6.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勘探部北京100010
7.山东青岛266071
8.北京100027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功成,米立军,吴时国,等. 深水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 200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功成]的文章
[米立军]的文章
[吴时国]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功成]的文章
[米立军]的文章
[吴时国]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功成]的文章
[米立军]的文章
[吴时国]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