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生物生态学的研究
杨宗岱,黄凤鹏,吴宝铃
发表期刊南极研究
ISSN1007-7073
1992-12-30
出版年1992
期号04页码:79-88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198 7年 1 1月 - 1 989年 3月我们连续跨年度在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 -浅海区域系统地进行了生态学考察 ,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生物组成及其生态分布的研究中 ,我们分别选择了长城湾、马尔什基地、生物湾、阿德雷岛、半三角及无名岛进行定期观察、取样 ,它们分别代表了岩石、石砾、泥沙滩、暴浪及隐蔽性内湾等各类生态类型。数量分法的引进是生态学研究中的一大进步 ,使之成为一门精密学科。本文在数量方法的使用中 ,引入了生物量、频度与覆盖度等手段 ,丰富了数量方法的内容。菲尔德斯半岛就象整个南极区域一样 ,其食物网是较为简单的。以黑背海鸥为代表的海鸟和南极鳕 ,南极银鱼等占据了营养级的顶层 ,肉食性的螺类和草食性的帽贝位于中间层次 ,大型底栖与微观浮游藻类构成营养级底层。菲尔德斯半岛习见的微生物种类有黄杆菌、纤维粘细菌、莫拉氏菌等 ,它们是腐食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生物的季节变化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其一是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其二是生物分布空间的变化 ;其三是严酷的冬季几乎所有的潮间带生物种类几近绝迹。由于生物季节的短暂与分布空间的狭小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岩相底质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以及软相底质中的表附与底内生物等不同生态类型 ,
关键词生物量 生态分布 频度 覆盖度 食物网 菲尔德斯半岛
CNKI专辑号A
CNKI专辑名称基础科学
CNKI专题号A006;
CNKI专题名称生物学;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5821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青岛266003 ,青岛26600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宗岱,黄凤鹏,吴宝铃. 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生物生态学的研究. 199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宗岱,黄凤鹏,吴宝铃]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宗岱,黄凤鹏,吴宝铃]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宗岱,黄凤鹏,吴宝铃]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