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我国第二颗原子弹试验后青岛地区的放射性沉降
李培泉
发表期刊海洋湖沼通报
ISSN1003-6482
1984-12-30
出版年1984
期号04页码:69-74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正> 1965年5月14日我国又成功地在西部地区(40°N、90°E)进行了第二次原子弹试验,它标志着我国的核技术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了研究海洋放射性污染和探讨放射性沉降与海洋放射性水平的关系,我们从5月15日开始连续10天测定了青岛地区大气沉降物的总β放射性。与此同时,日本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本文仅主要根据大气沉降物的部分测定资料,结合国外有关研究,讨论青岛地区大气沉降物的放射性污染及污染云团的运动规律等有关问题,其它与海洋有关的问题将在其它文章中讨论。
关键词放射性沉降 放射性物质 污染云团 平流层 对流层 青岛地区 原子弹试验
CNKI专辑号A;
CNKI专辑名称基础科学;
CNKI专题号A010;
CNKI专题名称海洋学;
语种中文;
DOI10.13984/j.cnki.cn37-1141.1984.04.012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3532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培泉. 我国第二颗原子弹试验后青岛地区的放射性沉降. 198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培泉]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培泉]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培泉]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