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河口坝、沿岸坝的形成及成藏机制——以松辽盆地西、南部沉积体系为例
卫平生,王建功,潘树新,王斌婷
发表期刊新疆石油地质
ISSN1001-3873
2004-12-01
出版年2004
期号06页码:15-18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松辽盆地西、南部沉积体系中部含油组合(青山口组、姚家组)河口坝、沿岸坝较为发育,其单层厚度大、横向迁移分布面积广,由河口坝、沿岸坝形成的厚层底水油气藏是该高砂地比发育区的一种重要的岩性油气藏。从河口坝、沿岸坝的成因、分布以及内部结构研究入手,探讨了河口坝、沿岸坝与小断距断层和低幅度构造的成因关系,在分析了河口坝、沿岸坝含油气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成藏机理、成藏主控因素以及分布规律,指出了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关键词松辽盆地 河口坝 沿岸坝 厚层 底水油气藏 油气藏形成
CNKI专辑号B
CNKI专辑名称工程科技Ⅰ辑
CNKI专题号B019;
CNKI专题名称石油天然气工业;
分类号TE112.21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基金)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资助项目(编号:KTKJ-1-2-2)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3052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 ,甘肃兰州730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甘肃兰州730020 ,甘肃兰州730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卫平生,王建功,潘树新,王斌婷. 河口坝、沿岸坝的形成及成藏机制——以松辽盆地西、南部沉积体系为例. 200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卫平生,王建功,潘树新,王斌婷]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卫平生,王建功,潘树新,王斌婷]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卫平生,王建功,潘树新,王斌婷]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