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海南岛鹿回头石珊瑚对高温响应行为的实验研究 | |
李淑; 余克服; 施祺; 陈天然; 赵美霞; 严宏强 | |
发表期刊 | 热带地理
![]() |
ISSN | 1001-5221 |
2008-11-15 | |
出版年 | 2008 |
卷号 | v.28期号:06页码:46-51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摘要 | 在全球变暖引起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珊瑚礁白化加剧的背景下,对三亚鹿回头湾内9种主要造礁石珊瑚(5种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牡丹珊瑚、蔷薇珊瑚、滨珊瑚各1种)进行生态养殖高温模拟实验。结果显示:(1)在高温胁迫下,不同形态珊瑚具有不同的生态响应,枝状珊瑚对高温的耐受性最低,最先白化死亡;叶片状和块状的珊瑚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强。(2)枝状珊瑚(不同珊瑚种)对高温耐受性为:风信子鹿角珊瑚<强壮鹿角珊瑚<松枝鹿角珊瑚<美丽鹿角珊瑚<鹿角杯形珊瑚<花鹿角珊瑚,并显示,即使是同一形态,不同种珊瑚对高温响应也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和珊瑚共生体虫黄藻密度呈现正相关。(3)在水温32℃条件下,澄黄滨珊瑚触手不再伸展,在表面形成一层粘液保护膜,而风信子鹿角珊瑚和松枝鹿角珊瑚已经开始白化。十字牡丹珊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触手始终摆动频繁,耐受能力最强。实验结果显示,对高温的适应性与各种珊瑚种的不同生理和形态特征有关。根据不同种、不同形态珊瑚对水温上升的不同响应,推测目前全球变暖不会对三亚珊瑚造成致命的影响,但持续变暖可能会导致珊瑚群落趋向耐受能力强的种属而导致多样性减少。 |
关键词 | 三亚湾 造礁石珊瑚 高温模拟实验 高温响应 虫黄藻密度 |
CNKI专辑号 | A; |
CNKI专辑名称 | 基础科学; |
CNKI专题号 | A006 |
CNKI专题名称 | 生物学; |
分类号 | Q958 |
语种 | 中文; |
资助项目(基金)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318) ; 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70502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新世南海珊瑚礁白化的频率与恢复周期” ;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ARC课题(DP0773081)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2795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海南海洋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淑,余克服,施祺,等. 海南岛鹿回头石珊瑚对高温响应行为的实验研究. 200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淑]的文章 |
[余克服]的文章 |
[施祺]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淑]的文章 |
[余克服]的文章 |
[施祺]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淑]的文章 |
[余克服]的文章 |
[施祺]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