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家系内大、小两种规格菲律宾蛤仔的双列杂交
桑士田; 闫喜武; 霍忠明; 杨鹏; 杨凤; 张国范
发表期刊水产学报
ISSN1000-0615
2012-06-15
出版年2012
卷号v.36期号:06页码:35-40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以壳长为标准,在菲律宾蛤仔生长速度快的家系中选择大、小两种规格蛤仔,上选雌性个体为A、雄性为B;下选雌性个体为a、雄性为b,采用双列杂交方法,分别建立AB、Ab、aB、ab4组近交家系。测量并统计分析各近交家系的幼虫期和稚贝期的壳长生长及变态情况。结果表明:近交家系的生长顺序为AB>Ab>aB>ab,除9日龄外,AB与ab的壳长生长差异显著(P<0.05)。随着日龄的增加,AB逐渐体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在90日龄时与其它三个家系的生长差异明显(P<0.05)。杂交组Ab的生长优于aB,表明菲律宾蛤仔前期的生长也受母本效应的影响。从6日龄起,各近交家系开始附着变态,AB的变态率为71.12%1.53%,与Ab、aB差异不显著(P>0.05),与ab(41.6%1.33%)差异显著(P<0.05)。家系内近交改变了蛤仔附着变态时期的壳长生长分布频率,上选组AB壳长分布趋于大型化,而下选组ab壳长分布趋于小型化,Ab,aB两家系近似正态分布。研究表明,在家系内上选生长性状优良个体进行逐代选育是培育蛤仔速生新品种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 近交家系 生长 变态
CNKI专辑号D;
CNKI专辑名称农业科技;
CNKI专题号D052;
CNKI专题名称水产和渔业;
分类号S968.3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基金)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专项经费支持项目(CARS-48)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1219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省贝类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桑士田,闫喜武,霍忠明,等. 家系内大、小两种规格菲律宾蛤仔的双列杂交. 201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桑士田]的文章
[闫喜武]的文章
[霍忠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桑士田]的文章
[闫喜武]的文章
[霍忠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桑士田]的文章
[闫喜武]的文章
[霍忠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