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基于COI和ITS-1基因对魁蚶野生群体和人工繁育子代的遗传分析 | |
陈桢; 邱兆星; 王鸿霞; 张秀梅; 刘保忠![]() | |
发表期刊 | 海洋科学
![]() |
ISSN | 1000-3096 |
2013-07-15 | |
出版年 | 2013 |
卷号 | v.37;No.289期号:07页码:26-34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摘要 | 采用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基因,对荣成(RC)和即墨(JM)2个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Schrenck)野生地理群体及一个人工繁育的即墨子代(JZ)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探讨即墨人工繁育的子代作为荣成魁蚶底播增殖苗种的可行性。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3个群体的遗传差异主要存在群体内。荣成野生群体和即墨野生群体间的Fst值,基于COI基因和ITS-1基因分别为0.1678和0.1193,表明荣成野生群体与即墨野生群体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繁育的即墨子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降低。荣成野生群体与即墨子代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较之与即墨野生群体间的遗传差异更大。如果采用即墨子代在荣成底播,可能会对荣成野生魁蚶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采用即墨人工繁育子代作为荣成魁蚶底播增殖的苗种来源时必须十分慎重,并在苗种繁育时尽量采用大群体有效亲本。 |
关键词 |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Schrenck) 遗传多样性 COI基因 ITS-1基因 |
CNKI专辑号 | A;D; |
CNKI专辑名称 |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
CNKI专题号 | D052; |
CNKI专题名称 | 水产和渔业; |
分类号 | S917.4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 中科院扩展 |
语种 | 中文; |
资助项目(基金) |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5069)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0809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3.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桢,邱兆星,王鸿霞,等. 基于COI和ITS-1基因对魁蚶野生群体和人工繁育子代的遗传分析. 2013.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桢]的文章 |
[邱兆星]的文章 |
[王鸿霞]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桢]的文章 |
[邱兆星]的文章 |
[王鸿霞]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桢]的文章 |
[邱兆星]的文章 |
[王鸿霞]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