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CMANUS热液区Fe-Si-Mn羟基氧化物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 |
杨宝菊![]() ![]() ![]() | |
发表期刊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
ISSN | 0256-1492 |
2016-06-28 | |
出版年 | 2016 |
卷号 | v.36;No.161期号:03页码:72-83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摘要 | 分析了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Roger’s Ruins和Roman Ruins两个热液点之间拖网取得的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的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很低,Co/Zn比值较小,生长速率非常快,表明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具有明显的热液成因。大部分样品具有明显的正Ce异常(Ce/Ce*值为1.021~1.769),其Ce的正异常范围(lg 3Ce/(2La+Nd),0.008~0.229)低于典型水成成因的Ce的正异常范围(lg 3Ce/(2La+Nd),0.352~0.637),说明样品受到海水的影响较小。由于出现正Ce异常的样品主要集中在Fe羟基氧化物中,因此,稀土元素的正Ce异常主要受到Fe羟基氧化物的吸附作用和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TiO_2的含量以及Al/(Al+Fe+Mn)比值明显低于火山碎屑物质的TiO2的含量和Al/(Al+Fe+Mn)比值,表明样品中几乎没有火山碎屑物质的贡献。样品中高含量的Ba很可能来自散落于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中的重晶石以及钡镁锰矿。较高含量的Pb说明早期形成的硫化物并没有带走大量的Pb,相反这些Pb随热液流体喷出进入Fe-Mn羟基氧化物。 |
关键词 | Fe-Si-Mn羟基氧化物 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PACMANUS热液区 |
CNKI专辑号 | A; |
CNKI专辑名称 | 基础科学; |
CNKI专题号 | A010;A011; |
CNKI专题名称 | 海洋学;地质学; |
分类号 | P736.4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 中科院扩展 |
语种 | 中文; |
DOI | 10.16562/j.cnki.0256-1492.2016.03.007 |
资助项目(基金)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0) ; 国家大洋重大专项课题(DY125-12-R-0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25021 ; 41476044 ; 41306050) ; 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JQ200913)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647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宝菊,曾志刚,殷学博,等. PACMANUS热液区Fe-Si-Mn羟基氧化物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201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杨宝菊]的文章 |
[曾志刚]的文章 |
[殷学博]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杨宝菊]的文章 |
[曾志刚]的文章 |
[殷学博]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杨宝菊]的文章 |
[曾志刚]的文章 |
[殷学博]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