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矿区地表大量级沉陷形变短基线集InSAR监测分析 | |
刘一霖![]() | |
发表期刊 | 国土资源遥感
![]() |
ISSN | 1001-070X |
2017-04-24 | |
出版年 | 2017 |
卷号 | v.29;No.113期号:02页码:147-154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摘要 | 针对矿区地表大量级形变导致的InSAR影像配准精度低、可监测性差、探测量级小、地表沉陷前后完整形变信息难以获取等问题,研究了相应的偏移量追踪法、FFT过采样法、滤波技术与基线精化等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短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技术,使距离向配准精度、最大累积探测量级得到明显提高,矿区地表形变可监测性有了很大改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获得了2008—2011年间研究区开采进程中地表大量级沉陷的完整形变时间序列,而且其监测结果与外业实测数据以及采矿进程资料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对矿区地表形变剖线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开采工作面地表形变的时空演变规律。 |
关键词 | SBAS InSAR 偏移量追踪 大量级形变 采工图 时空演变 |
CNKI专辑号 | A;B;I; |
CNKI专辑名称 |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信息科技; |
CNKI专题号 | B021;I136; |
CNKI专题名称 | 矿业工程;电信技术; |
分类号 | TD325.4;TN958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 中科院扩展 |
语种 | 中文; |
资助项目(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分辨率雷达干涉融合技术用于矿区塌陷灾害研究”(编号:4107226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与形成机理研究”(编号:4127608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渤海西南岸末次冰期以来古海岸线重建及影响因素分异研究”(编号:41106041)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现代黄河口三角洲垂向形变驱动机制与环境效应研究”(编号:KZCX2-EW-207) ;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汾渭盆地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InSAR与GPS监测”(编号:1212011120069)共同资助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327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3.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一霖,张勤,黄海军,等. 矿区地表大量级沉陷形变短基线集InSAR监测分析. 201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一霖]的文章 |
[张勤]的文章 |
[黄海军]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一霖]的文章 |
[张勤]的文章 |
[黄海军]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一霖]的文章 |
[张勤]的文章 |
[黄海军]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