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沿海污损性海鞘生态特点及研究展望 | |
韩帅帅; 曹文浩; 陈迪; 谢恩义; 严涛 | |
发表期刊 | 生态科学
![]() |
ISSN | 1008-8873 |
2018-01-15 | |
出版年 | 2018 |
卷号 | v.37;No.133期号:01页码:188-193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摘要 | 海鞘是海洋污损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附着会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在中国沿海,引发生物污损的海鞘共8科20属40种,其中渤海海域7种,黄海17种,东海23种和南海27种。北方海域以柄瘤海鞘(Styela clava)、乳突皮海鞘(Molgula manhattensis)和米氏小叶鞘(Diplosoma listerianum)为优势种,南方则以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皱瘤海鞘(S.plicata)和大洋纵列海鞘(Symplegma oceania)为优势种。海鞘污损特点与设施所处地理位置、浸海时间、环境状况等因子密切有关。今后除了继续对沿岸代表性海域开展深入研究外,还需结合海洋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加强离岸设施(尤其深海环境)污损生物群落的研究,以期更好地掌握污损性海鞘的组成分布、种群特点及发展趋势。 |
关键词 | 海鞘 污损 种类组成 分布 |
CNKI专辑号 | A; |
CNKI专辑名称 | 基础科学; |
CNKI专题号 | A006; |
CNKI专题名称 | 生物学; |
分类号 | Q958.8 |
收录类别 | 中科院扩展 |
语种 | 中文; |
DOI | 10.14108/j.cnki.1008-8873.2018.01.025 |
资助项目(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102) ;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MCKF201601) ;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C01022)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039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 4.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韩帅帅,曹文浩,陈迪,等. 中国沿海污损性海鞘生态特点及研究展望. 201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韩帅帅]的文章 |
[曹文浩]的文章 |
[陈迪]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韩帅帅]的文章 |
[曹文浩]的文章 |
[陈迪]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韩帅帅]的文章 |
[曹文浩]的文章 |
[陈迪]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