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南海北部陆坡金鼻眶灯鱼秋季摄食节律
李忠义; 杨尧尧; 应一平; 陈作志; 王新良; 赵宪勇; 龚玉艳; 张俊; 张武昌; 郑珊
发表期刊中国水产科学
ISSN1005-8737
2018-03-15
出版年2018
卷号v.25期号:02页码:170-177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中层鱼是深海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摄食节律的研究对探讨以中层鱼为核心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14年10月南海北部陆坡海域拖网调查数据,对中层鱼优势种金鼻眶灯鱼(Diaphus chrysorhynchus)秋季的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金鼻眶灯鱼取样体长范围为28~110 mm,集中于50~59 mm体长组,各时间段摄食等级与体长间均不存在正相关;(2)金鼻眶灯鱼在18:00左右上浮摄食,次日05:30左右达到摄食高峰,为连续摄食,5个取样时间段平均摄食等级范围为1.50~2.57,呈增长趋势;(3)差异性分析表明,金鼻眶灯鱼傍晚与夜间或清晨间摄食等级差异性显著,表现在18:30~19:30时间段与01:00~02:00、04:45~05:50或06:30~07:30三个时间段间(P=0.041;P=0.000;P=0.007),另03:30~04:30与04:45~05:50时间段间摄食等级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5);(4)金鼻眶灯鱼各时间段摄食等级频率呈波浪形变化,4级频率在06:30~07:30时间段达到最高峰;0级频率在黄昏18:30~19:30时最高,01:00~02:00降为0,03:30~04:30上升到黄昏时的一半,此后连续下降。总体而言,金鼻眶灯鱼傍晚至次日清晨连续摄食,连续排遗,摄食集中于清晨。综上所述,金鼻眶灯鱼是一种昼夜垂直迁移、夜间连续摄食与排遗的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其在南海陆坡水域能量流与物质流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键词南海 陆坡 中层鱼 金鼻眶灯鱼 摄食节律 摄食强度
CNKI专辑号D;
CNKI专辑名称农业科技;
CNKI专题号D052;
CNKI专题名称水产和渔业;
分类号S917.4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 中科院扩展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基金)国家973计划项目(2014CB441500)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990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忠义,杨尧尧,应一平,等. 南海北部陆坡金鼻眶灯鱼秋季摄食节律. 20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忠义]的文章
[杨尧尧]的文章
[应一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忠义]的文章
[杨尧尧]的文章
[应一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忠义]的文章
[杨尧尧]的文章
[应一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