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雷州半岛东部近海浮标大型固着生物污损特点
韩帅帅; 曹文浩; 严涛; 谢恩义; 林岳光; 程志强; 林明晴
发表期刊海洋与湖沼
ISSN0029-814X
2018-07-15
出版年2018
卷号v.49期号:04页码:149-155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对布设在雷州半岛东部距岸约30—42km、浸海时间约24个月的3个近海浮标进行了大型固着污损生物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损浮标的大型固着生物共35种,优势种以侧花海葵(Anthopleura spp.)、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 variabilis)、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为主,其次为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刺巨藤壶(Megabalanus volcano)和钟巨藤壶(M.tintinnabulum tintinnabulum)。3个近海浮标均被固着生物严重污损,生物附着量变化范围为3994.20—8641.72g/m2,浮标各部位组间差异不显著。物种多样性指数介于1.49—2.99,丰富度指数1.34—2.68,均匀度指数0.38—0.64。在离岸距离约42km的1号浮标,固着生物种类组成已表现出外海性特点,有少量有柄蔓足类出现,而离岸距离分别约35km和30km的4号浮标和7号浮标,污损浮标的大型固着生物仍为沿岸性种类。离岸距离、采样季节、采样深度、光照强度、海流状况和水域的开阔与封闭程度可能是影响固着生物群落组成的因素。
关键词南海 雷州半岛 浮标 污损 固着生物
CNKI专辑号A;B;
CNKI专辑名称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CNKI专题号A010;B027;
CNKI专题名称海洋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分类号X55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 中科院扩展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6102号 ; 广东省海洋和渔业发展专项,A201701C06号 ;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C01022号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CKF201601号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872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
4.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韩帅帅,曹文浩,严涛,等. 雷州半岛东部近海浮标大型固着生物污损特点. 20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韩帅帅]的文章
[曹文浩]的文章
[严涛]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韩帅帅]的文章
[曹文浩]的文章
[严涛]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韩帅帅]的文章
[曹文浩]的文章
[严涛]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