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海及邻近区域碳库与通量综合分析 | |
焦念志; 梁彦韬; 张永雨; 刘纪化; 张瑶; 张锐; 赵美训; 戴民汉; 翟惟东; 高坤山; 宋金明![]() ![]() | |
发表期刊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
ISSN | 1674-7240 |
2018-10-08 | |
出版年 | 2018 |
卷号 | v.48期号:11页码:5-33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摘要 | 中国海总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北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其中,南海北依"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南邻"全球气候引擎"西太平洋暖池,东海拥有全球最宽的陆架之一,跨陆架物质运输显著,黄海是冷暖流交汇区域,渤海则是受人类活动高度影响的内湾浅海.中国海内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输入,外邻全球两大西边界流之一的黑潮.这些鲜明的特色赋予了中国海碳储库和通量研究的典型代表意义.文章从不同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不同界面(陆-海、海-气、水柱-沉积物、边缘海-大洋等),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海藻养殖、珊瑚礁、水柱生态系统等)多层面对海洋碳库与通量进行了较系统地综合分析,初步估算了各个碳库的储量与不同碳库间的通量.就海气通量而言,渤海向大气中释放CO_2约0.22Tg Ca~(-1),黄海吸收CO_2约1.15Tg Ca~(-1),东海吸收CO_2约6.92~23.30Tg Ca~(-1),南海释放CO_2约13.86~33.60Tg Ca~(-1).如果仅考虑海-气界面的CO_2交换,中国海总体上是大气CO_2的"源",净释放量约6.01~9.33Tg Ca~(-1).这主要是由于河流输入以及邻近大洋输入所致.河流输入渤黄海、东海、南海的溶解无机碳(DIC)分别为5.04、14.60和40.14Tg Ca~(-1),而邻近大洋输入DIC更是高达144.81Tg Ca~(-1),远超中国海向大气释放的碳量.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沉积有机碳通量分别为2.00、3.60、7.40、7.49Tg Ca~(-1).东海和南海向邻近大洋输送有机碳通量分别为15.25~36.70和43.39Tg Ca~(-1).就生态系统而言,中国沿海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有机碳埋藏通量为0.36Tg Ca~(-1),海草床溶解有机碳(DOC)输出通量为0.59Tg Ca~(-1);中国近海海藻养殖移出碳通量0.68Tg Ca~(-1),沉积和DOC释放通量分别为0.14和0.82Tg Ca~(-1).总计,中国海有机碳年输出通量为81.72~103.17Tg Ca~(-1).中国海的有机碳输出以DOC形式为主,东海向邻近大洋输出的DOC通量约15.00~35.00Tg Ca~(-1),南海输出约31.39Tg Ca~(-1).综上,尽管从海-气通量看中国海是大气CO_2的"源",但考虑了河流、大洋输入、沉积输出以及微型生物碳泵(DOC转化输出)作用后,中国海是重要的储碳区.需要指出的是,文章数据是基于中国海各海区碳循环研究报道,鉴于不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所得数据难免有一定的误差范围,亟待将来统一方法标准下的更多深入研究和分析. |
关键词 | 中国海 CO_2“源”与“汇” 碳储库 碳通量 生物泵 微型生物碳泵 |
CNKI专辑号 | A; |
CNKI专辑名称 | 基础科学; |
CNKI专题号 | A009;A010; |
CNKI专题名称 | 气象学;海洋学; |
分类号 | P732.6;P734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 中科院扩展 |
语种 | 中文; |
资助项目(基金)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A060140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751207、91428308、41722603、41606153、41422603) ; 中央高校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720170107) ; 中海油项目(编号:CNOOC-KJ125FZDXM00TJ001-2014、CNOOCKJ125FZDXM00ZJ001-2014)资助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795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海洋生物与碳汇研究中心 3.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 4.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7.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8.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9.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焦念志,梁彦韬,张永雨,等. 中国海及邻近区域碳库与通量综合分析. 201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焦念志]的文章 |
[梁彦韬]的文章 |
[张永雨]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焦念志]的文章 |
[梁彦韬]的文章 |
[张永雨]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焦念志]的文章 |
[梁彦韬]的文章 |
[张永雨]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