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基于高分辨率风场的海洋近惯性能通量计算——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杨兵; 侯一筠
发表期刊海洋与湖沼
ISSN0029-814X
2020-09-15
出版年2020
卷号v.51期号:05页码:16-28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高分辨率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风场资料、气候态海洋混合层厚度资料和卫星高度计海面高度异常资料,本文估计了大气风场向全球海洋混合层的近惯性能通量和近惯性能量输入功率,并探究了混合层厚度、风场时间分辨率、经验衰减系数和中尺度涡旋涡度对近惯性能通量和能量输入功率的影响。浮标实测风场和流速表明,本文所用的风场和阻尼平板模型可用于估计风场向全球海洋的近惯性能通量。本文计算得到的大气向全球海洋输入近惯性能量的功率为0.56TW(1TW=10~(12)W),其中北半球贡献0.22TW,南半球贡献0.34TW。在时间上,风场的近惯性能通量呈现各个半球冬季最强、夏季最弱的特征,这和西风带风场的季节变化有关。在空间上,近惯性能通量的高值海域为南、北半球西风带海洋,尤其是南大洋。混合层厚度和风场空间不均匀性使得西风带近惯性能通量呈现纬向变化,即海盆西部强于海盆东部。风场时间分辨率对近惯性能通量的估计至关重要,低时间分辨率风场对近惯性能通量的低估达到13%—30%。阻尼平板模型中的经验衰减系数对近惯性能通量估计的影响不超过5%。中尺度涡旋涡度仅改变近惯性能通量的空间分布,而对全球近惯性能量输入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
关键词近惯性能通量 CFSR风场 阻尼平板模型 混合层厚度 经验衰减系数 中尺度涡旋
CNKI专辑号A;
CNKI专辑名称基础科学;
CNKI专题号A010;
CNKI专题名称海洋学;
分类号P731.2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 中科院扩展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706017号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017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
5.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兵,侯一筠. 基于高分辨率风场的海洋近惯性能通量计算——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兵]的文章
[侯一筠]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兵]的文章
[侯一筠]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兵]的文章
[侯一筠]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