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分布特征 | |
史会剑; 李玄; 王海艳; 马培振![]() | |
发表期刊 | 海洋科学
![]() |
ISSN | 1000-3096 |
2021-02-15 | |
出版年 | 2021 |
卷号 | v.45;No.380期号:02页码:13-23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摘要 |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现状,于2019年5月分别对建国后黄河入海口4个流路区域20个潮间带站位进行了采样调查。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5纲16目37科60种,主要优势种有托氏(虫昌)螺(Umbonium costatum)、泥螺(Bullacta exarata)、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等;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58.34个/m~2和398.3g/m~2;各流路区域的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0.786~1.409,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范围为0.332~0.462,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1.216~1.692。平均密度在不同地点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数则差异不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说明各采样站位物种相似度较高。黄河入海改道、防潮坝建设工程以及黄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物种组成、分布及群落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对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资源状况进行分析,为底栖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本底数据,以促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
关键词 | 底栖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 空间分布 潮间带 黄河三角洲 |
CNKI专辑号 | A; |
CNKI专辑名称 | 基础科学; |
CNKI专题号 | A006; |
CNKI专题名称 | 生物学; |
分类号 | Q958.8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中科院扩展 |
语种 | 中文; |
资助项目(基金) |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 ;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项目~~ |
文献类型 | CNKI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862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3.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史会剑,李玄,王海艳,等.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分布特征. 202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史会剑]的文章 |
[李玄]的文章 |
[王海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史会剑]的文章 |
[李玄]的文章 |
[王海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史会剑]的文章 |
[李玄]的文章 |
[王海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