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锂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富集机理
薛颖瑜; 刘海洋; 孙卫东
发表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ISSN1001-1552
2021-12-15
出版年2021
卷号v.45;No.185期号:06页码:144-157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在地球化学性质上,锂表现为中度不相容元素的特征,因此在地壳中较为富集。由于锂易富集于流体中,在岩浆演化晚期,随着挥发分的增加,锂可以通过热液强烈富集,并形成伟晶岩型(花岗岩型)锂矿。在板块俯冲过程中,锂可以被多硅白云母、绿辉石等矿物带至深部。多硅白云母的分解释放出Li和F等助熔元素,可以诱发部分熔融,形成富锂岩浆岩。在地表风化过程中,锂易于进入水体,在封闭盆地内可以得到保存,进而形成大型的卤水型锂矿床。在碰撞带的腹地,岩浆岩通常富锂,而且由于造山带的阻隔,在背海面形成干旱气候区,这些干旱地区的盆地可以储存碰撞后岩浆岩风化的产物,进而形成卤水型锂矿床,因此板块俯冲是形成锂矿床的关键因素。我国华南地区存在大量的中生代高分异锂-氟花岗岩,该类花岗岩具有高的Li含量(9×10~(-6)~5200×10~(-6))和高的Li/MgO值(13×10~(-4)~130000×10~(-4)),是卤水型锂矿的重要物源,因此该类花岗岩附近的中生代红层盆地是寻找大型卤水型锂矿床的重要靶区。作为新兴的示踪工具, Li同位素在硬岩型锂矿床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并表现出一定的示踪潜力。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卤水型 花岗伟晶岩型 板块俯冲 Li同位素
CNKI专辑号A;B;
CNKI专辑名称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CNKI专题号A011;B021;
CNKI专题名称地质学;矿业工程;
分类号P59;P619.211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 中科院扩展
语种中文;
DOI10.16539/j.ddgzyckx.2021.06.006
资助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3006)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9M652497) ;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和青岛市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联合资助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562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研究中心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4.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薛颖瑜,刘海洋,孙卫东. 锂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富集机理. 202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薛颖瑜]的文章
[刘海洋]的文章
[孙卫东]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薛颖瑜]的文章
[刘海洋]的文章
[孙卫东]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薛颖瑜]的文章
[刘海洋]的文章
[孙卫东]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