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准分子激光取样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光谱联用分析仪器研究进展
龚革联; 游利兵; 李聪颖; 方晓东; 孙卫东
发表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1000-0593
2022-02-08
出版年2022
卷号v.42期号:02页码:229-234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将准分子激光剥蚀取样后的产物经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与光谱分析,从而获得被激光剥蚀样品的元素与同位素含量信息,是迄今为止适应于表面原位微区分析最为重要的分析科学技术手段之一。基于准分子激光剥蚀取样技术分别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或发射光谱技术联用的分析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甚至生命科学领域的原位微区分析研究当中,并且分别体现了各自技术的优势:固体材料表面的原位微区激光剥蚀取样技术既可以获取被分析材料的原位微区信息(满足了需要空间高分辨的微区元素与同位素信息提取的需求),又避免了样品预处理带来的可能污染问题,同时,脉冲宽度为纳秒或飞秒的深紫外准分子激光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用于剥蚀固体材料表面取样产生的热效应较低,引起的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分馏效应不明显,其剥蚀取样的产物(气溶胶)可以更为接近代表原被剥蚀固体材料表面的化学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和光谱分析技术已被证明可以高质量地提供被分析样品的元素与同位素信息,激光剥蚀取样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联用已经为固体材料表面的原位微区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带来了大量可信的科学分析数据,近年来将质谱分析手段与光谱分析手段联用于等离子体分析,并应用于元素和同位素化学分析,利用质谱分析与光谱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点,优势互补,旨在提高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和光谱技术的元素和同位素分析精度,有望成为了一种新的分析科学方案。从应用于原位微区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化学分析的需求出发,介绍了基于准分子激光剥蚀取样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与光谱分析技术同步联用的分析技术方案,并对于研发相关分析仪器的进展进行了概括与展望。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剥蚀 等离子体 质谱与光谱分析 元素与同位素分析
CNKI专辑号A;B;
CNKI专辑名称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CNKI专题号B014;
CNKI专题名称化学;
分类号O657.3;O657.63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 中科院扩展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27803)资助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512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
5.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6.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龚革联,游利兵,李聪颖,等. 准分子激光取样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光谱联用分析仪器研究进展. 202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龚革联]的文章
[游利兵]的文章
[李聪颖]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龚革联]的文章
[游利兵]的文章
[李聪颖]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龚革联]的文章
[游利兵]的文章
[李聪颖]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