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156 ka以来西菲律宾海陆坡沉积物的定量源-汇过程及其碳循环效应
徐兆凯; 张骞月; 常凤鸣
发表期刊海洋地质前沿
ISSN1009-2722
2022-11-08
出版年2022
卷号v.38;No.480期号:11页码:20-29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西菲律宾海大陆坡上MD06-3052岩芯沉积物中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的分析,结合该孔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沉积物不同组分通量以及陆源区风化剥蚀指标等数据,探讨了156 ka以来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研究区有机质的定量源-汇过程、主控因素及其碳循环效应。结果表明:δ~(13)C_(org)值在-27.4‰~-18.6‰波动,平均值为-22.2‰,且呈现出冰期相对偏负而间冰期相对偏正的变化特征,有机质的具体来源包括海洋生物和陆地C3植物,在冰期和间冰期阶段分别以陆源(平均约为67%)和海源(平均约为83%)有机质的贡献为主。陆源有机碳含量和通量的变化趋势与总有机碳相应指标非常一致,均具有冰期高而间冰期低的特征,表明研究区冰期阶段有机碳通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海平面下降所引起的大陆架出露及其上松散硅酸盐沉积物的强物理剥蚀作用。再结合热带西太平洋其他岩芯的相似记录,认为当时热带广泛出露大陆架上的强硅酸盐风化剥蚀作用及与其相伴随的高海底有机碳埋藏通量在大气CO_2浓度降低和全球变冷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西菲律宾海 有机质来源 海平面变化 冰期-间冰期 碳循环
CNKI专辑号A;
CNKI专辑名称基础科学;
CNKI专题号A010;A011;
CNKI专题名称海洋学;地质学;
分类号P736.21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 中科院扩展
语种中文;
DOI10.16028/j.1009-2722.2022.014
资助项目(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4200000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034,41676038,41376064)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285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4.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
5.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兆凯,张骞月,常凤鸣. 156 ka以来西菲律宾海陆坡沉积物的定量源-汇过程及其碳循环效应. 202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徐兆凯]的文章
[张骞月]的文章
[常凤鸣]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徐兆凯]的文章
[张骞月]的文章
[常凤鸣]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徐兆凯]的文章
[张骞月]的文章
[常凤鸣]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