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夜光藻配子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张樱馨; 宋书群; 李才文
发表期刊海洋与湖沼
ISSN0029-814X
2022-11-15
出版年2022
卷号v.53期号:06页码:91-101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夜光藻是我国广泛分布的赤潮原因种之一,其有性繁殖在种群增长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定量分析配子细胞是研究夜光藻有性繁殖过程的重要手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夜光藻rRNA基因的18S-ITS1为靶区域,建立了定量检测夜光藻配子细胞的方法。以配子细胞基因组DNA和含目的片段的重组质粒分别建立标准工作曲线,二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响应,检出限分别为每反应0.17个细胞和10~2个拷贝,满足定量检测应用需求。应用该方法对2015年逐月采集的胶州湾环境样品进行检测,并首次对夜光藻配子细胞的季节变化、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夜光藻配子丰度呈冬末春初、夏季双峰分布,范围为18.12~9.70×10~5 cells/L;在水深小于10 m的湾内近岸站位,配子丰度较低,垂直分布均匀;在湾中心、湾口和湾外的深水站位,配子丰度较高,仅在2~3月、7月和11月出现垂向差异。夜光藻配子细胞对种群增长和存续有潜在的积极意义,其丰度在营养细胞丰度高值期相对较高,在营养细胞丰度极低时仍可普遍检出。丰富了对近岸海域夜光藻配子细胞时空分布的认识,为深入研究夜光藻的种群增长模式、进一步探究其赤潮暴发的内在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夜光藻 有性繁殖 配子 实时荧光定量PCR
CNKI专辑号A;B;
CNKI专辑名称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CNKI专题号A006;B027;
CNKI专题名称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分类号X834;Q943.2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 中科院扩展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基金)科技部基础调查专项,2018FY100200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6128号,U1706218号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258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樱馨,宋书群,李才文. 夜光藻配子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202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樱馨]的文章
[宋书群]的文章
[李才文]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樱馨]的文章
[宋书群]的文章
[李才文]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樱馨]的文章
[宋书群]的文章
[李才文]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