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中国近海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进展
邢建伟; 宋金明
发表期刊环境化学
ISSN0254-6108
2022-12-30
出版年2023
卷号v.42期号:03页码:272-292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摘要大气颗粒物成分复杂、来源广泛,其通过干湿沉降的方式向海洋的输送是海洋营养物质和一些有害成分的重要来源之一,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可追溯并量化各类大气成分的排放源信息,为科学防控大气污染和评估海洋大气沉降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多聚焦城市,对海洋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系统梳理了目前各类源解析方法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其在我国海洋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1)源清单法、源模型法和受体模型三大类技术方法体系在我国海洋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均有应用,但由于各类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因子分析为代表的源未知受体模型得到了最广泛地应用;2)以指示因子法和同位素示踪法为代表的新方法不断涌现,多方法联用源解析技术实现了海洋大气颗粒物来源的准确识别;3)中国近海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燃烧、工业排放、生物质燃烧、农业化肥使用、城市垃圾焚烧以及二次生成等的人为源,也有部分来自矿物沙尘、建筑扬尘、海盐飞沫以及生源释放等自然源,其贡献的相对大小与海域位置、陆源输入强度、气象条件以及浮游植物生物量等因素有关.今后应首先从完善源成分谱入手,注重开展多种源解析方法的集成与耦合,研发混合源解析技术模型,开发在线实时快速源解析和二次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并重点在受人为影响显著的海湾、近岸区域以及生态脆弱区开展精准化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研究.不断发展适合我国近海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体系,对实现陆海统筹下的海洋生态保护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关键词海洋大气颗粒物 源解析技术 因子分析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 同位素示踪 多方法耦合应用 陆海统筹
CNKI专辑号B;
CNKI专辑名称工程科技Ⅰ辑;
CNKI专题号B027;
CNKI专题名称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分类号X513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中科院核心 ; 中科院扩展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6035)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BD068) ;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青年人才培育项目(LMEES-YTSP-2018-01-11)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30802,2019T120613)资助~~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219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大学
4.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邢建伟,宋金明. 中国近海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进展. 202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邢建伟]的文章
[宋金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邢建伟]的文章
[宋金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邢建伟]的文章
[宋金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