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 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生成的数值模拟研究
郭大全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申辉
2013-05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专业物理海洋学
关键词南海 内孤立波 Mitgcm模式 黑潮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的生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工作。模式采用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综合环流模式MITgcm。针对内孤立波生成的黑潮响应问题做了相关的二维实验,探讨了黑潮分支(K-branch)平均流在内孤立波生成具体过程中的影响,并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统计工作做了对比分析。同时针对目前内孤立波SAR图像仿真流程存在的动力学模型是水平二维且不包含内孤立波激发机制等不足,用三维非静力近似的MITgcm模式取代,改进和优化了之前的仿真流程,并基于M4S软件与机理,做出了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的SAR图像仿真。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统计分析发现,SAR观测内波出现频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出现频率最高,春秋次之,冬季最低。具体内波出现频率在5月到8月期间较高并在六月达到峰值,占全年总数的29%;而在11月到次年的2月份出现频率较低并在十二月和一月达到最低,各占全年的0.5%。 2、二维、非静力近似、半实际地形数值模拟较好地模拟出了内孤立波群的产生过程。通过对产生过程的分析,表明其主要产生机制为山后波机制。 3、在叠加了类似黑潮分支(K-branch)的平均流后,内孤立波的形成受到了干扰,能量被背景流场带走分散掉,以致最终产生的波动波长较长,振幅较小,能量非常不集中,推测这一影响是导致SAR观测内波出现频率呈现季节变化的关键原因。 4、三维、非静力近似、实际地形数值模拟较好地模拟出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群的产生过程。并验证了内孤立波产生过程中的“手拉手”效应能够使并列传播的两列内孤立波合并成为波峰线较长、能量较大的内孤立波群。 5、三维模拟和二维模拟断面结果对比发现,三维地形的变化尤其径向的地形变化会对内孤立波的产生过程影响很大。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922
专题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大全. 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生成的数值模拟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生成的数值模拟研究-郭大(4225KB) 限制开放CC BY-NC-SA浏览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郭大全]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郭大全]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郭大全]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生成的数值模拟研究-郭大全.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