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f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colo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AS
铜、镉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早期发育阶段的毒理效应研究 | |
曹亮 | |
学位类型 | 博士 |
导师 | 窦硕增 |
2010-05-01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学位专业 | 海洋生态学 |
关键词 | 铜 镉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胚胎、仔鱼、稚鱼 毒理效应 |
摘要 | 海洋污染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每年有大量的重金属通过各种人类活动进入到海洋环境中,严重影响海洋鱼类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大量研究表明鱼类的早期生活阶段比成鱼对重金属污染物更敏感,重金属暴露可导致鱼类孵化率下降、孵化时间延长、畸形率和死亡率增加、生长减慢等不利后果。长期污染使鱼类的资源补充失败、资源衰退或枯竭。此外,重金属在鱼类体内的积累,也对人类的食物安全和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深入研究重金属对鱼类的毒理作用和致毒机理,并建立能够对重金属污染物的毒性水平进行早期预警和生态风险评估的生物监测体系对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保证人类的食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取我国海洋水体中两种常见的重金属-铜(Cu)和镉(Cd),分别研究了Cu和Cd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早期生活阶段(胚胎、仔鱼和稚鱼)的毒理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急性毒理效应研究:Cu对褐牙鲆胚胎24 h半致死浓度(LC_50)和48 h LC_(50)分别为0.21 mg/L和0.11 mg/L;对仔鱼的48 h,72 h,96 h LC_(50)分别为0.46 mg/L,0.21 mg/L和0.12 mg/L。 Cd对褐牙鲆胚胎24 h LC_(50)和48 h LC_(50)分别为7.98 mg/L和4.65 mg/L;对仔鱼的48 h,72 h,96 h LC_(50)分别为13.64 mg/L,7.41 mg/L和4.17 mg/L。结果表明:Cu比Cd对褐牙鲆的致死毒性更强;褐牙鲆胚胎比仔鱼对Cu、Cd暴露更敏感。2.胚胎-仔鱼亚急性毒理效应研究:受精后3小时(3 hours post fertilization, hpf)的褐牙鲆胚胎分别暴露于亚致死浓度的Cu(0-0.12 mg/L)和Cd(0-2.4 mg/L)溶液中直至仔鱼开口(130 hpf)。Cu和Cd的暴露对褐牙鲆胚胎-仔鱼的发育、生长和存活都产生了明显的毒理影响。≥0.06 mg/t,的Cu以及≥0.8 mg/L的Cd暴露均使褐牙鲆的孵化率下降、孵化时间延迟、死亡率和仔鱼畸形率增加等。Cu和Cd均没有对褐牙鲆胚胎(42 hpf)的心率产生影响,然而高浓度的Cu(≥0.10 mg/L)和Cd(≥1.2 mg/L)显著抑制了130 hpf仔鱼的心率。≥0.10 mg/L的Cu和≥1.2 mg/L的Cd浓度组中仔鱼的全长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而>0.08 mg/L的 Cu和≥0.8 mg/L的Cd显著降低了仔鱼对卵黄囊的吸收速率。各指标对Cu的敏感性为:累积死亡率>累积孵化率>仔鱼畸形率>生长指标;对Cd的敏感性为:仔鱼畸形率>累积死亡率>累积孵化率>生长指标。3.慢性毒理效应研宄:实验室内模拟重金属对褐牙鲆整个早期生活史的毒理效应。褐牙鲆从胚胎开始分别在Cu(0-22 μg/L)和Cd(0-48 μg/L)溶液中持续暴露80天,研究三个阶段的褐牙鲆(变态期仔鱼、着底期仔鱼、稚鱼)对重金属的毒理响应。在变态期,Cu造成鱼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S-硫转移酶(GST)活性下降,导致机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而Cd造成 SOD和CAT酶活性下降, GSH含量增加,以及MDA含量升高。在着底期, Cu没有对仔鱼的抗氧化系统和脂质过氧化水平造成显著影响;而Cd造成CAT和GST酶活性下降,并且使GSH含量显著增加。在稚鱼期,Cu的暴露导致体内MDA含量显著升高,并使GSH含量以及SOD和GST酶活性显著增加;而 Cd也造成稚鱼体内MDA含量显著升高,并使GST活性降低以及SOD活性增加。试验结束时32 μg/LCu处理组褐牙鲆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24μg/L和48 μg/L Cd处理组褐牙鲆的全长和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褐牙鲆体内的重金属蓄积量与暴露浓度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4.稚鱼短期亚慢性毒理效应研究:褐牙鲆稚鱼暴露于不同梯度的Cd溶液(0-8 mg/L)28天后,4 mg Cd/L和8 mg Cd/L浓度组中褐牙鲆的生长受到了显著抑制。Cd在褐牙鲆组织中的蓄积呈浓度依赖性和组织特异性,Cd在四种组织中的蓄积量顺序为:肝脏>肾脏>鳃>肌肉。Cd抑制了褐牙鲆鳃组织中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GST的活性,降低了GSH的含量,导致鳃中MDA含量显著增加;Cd的暴露造成肝脏组织中GPx和GST的活性以及GSH含量下降,SOD活性增强,导致MDA含量上升;而肾脏组织中的GST和GPx活性显著提高,SOD活性显著降低,但是MDA含量并没有显著变化。这说明脂质过氧化作用因组织而异,其中过氧化损伤最严重的组织是鳃,其次是肝脏,而肾脏受到损伤最轻。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研究Cu、Cd对褐牙鲆不同生活阶段的生态毒理效应,阐明了重金属对褐牙鲆早期生活阶段生长和发育的毒理影响和致毒机理;探讨了重金属在褐牙鲆体内的积累规律;筛选氧化应激参数(包括抗氧化剂如SOD,CAT, GSH,GST,GPx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敏感指标(如孵化率、畸形率和死亡率)作为生物指示物,初步构建了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生物监测体系,在生态风险评价中指示海洋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并为海洋环境污染提供早期预警。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828 |
专题 |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曹亮. 铜、镉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早期发育阶段的毒理效应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曹亮]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曹亮]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曹亮]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