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种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刺参作用的机理初步研究 |
| 宫魁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王雷
|
| 2012-05-21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学位专业 | 水产养殖
|
关键词 | 微生态制剂
刺参
特定增长率
非特异性免疫
肠道菌群
|
摘要 | 目前,刺参养殖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海水养殖对象之一。随着人工集约化程度不断加深,刺参病害频繁发生,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抗生素及传统化学消毒药物的使用虽疗效显著,但由于其多能在养殖动物体内残留,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威胁人类健康,而且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能导致耐药菌株滋生,目前抗生素类药物及部分化学药物使用已受到严格限制。微生态制剂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养殖动物免疫力,且绿色环保。因此,本文研究几种微生态制剂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以期为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体外抑菌实验,采用生化鉴定与16S rDNA序列分析等手段,从牙鲆肠道与刺参消化道中,分离、纯化、鉴定出三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乳酸菌。
在饵料中添加2ppm的陆源乳酸菌制剂投喂稚参,初始体重(0.12±0.04)g,研究乳酸菌制剂对养殖水体、刺参肠道菌群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少量乳酸菌制剂对养殖水体部分理化指标及菌群影响不大,试验组养殖水体乳酸菌未显著增殖,陆源乳酸菌在海水环境中存活率较低。
实验发现乳酸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能均能显著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且显著提高体腔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P<0.05),对溶菌酶(LSZ)活性有一定促进作用。试验组刺参无水应激后的吐肠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还表明,乳酸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对刺参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实验表明:去除乳酸菌菌体,不影响乳酸菌制剂对刺参的作用,本实验中,乳酸菌代谢产物对刺参起主要作用。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可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对刺参体腔细胞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溶菌酶(LSZ)活性有一定促进作用,显著降低了刺参应激吐肠率。
用占饲料总重10%的活性发酵豆粕取代相应重量稚参料,应用于刺参保苗期。使用发酵豆粕,刺参SGR未降低,且显著提高了刺参体腔细胞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溶菌酶(LSZ)活性,且刺参肠道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弧菌及大肠杆菌显著降低。
基础饲料中添加5%全营养破壁酵母投喂刺参。结果显示,试验组体腔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吞噬活性、ACP、AKP、CAT活性均比对照组有所增高;其中第15天CAT活性,第30天吞噬活性和AKP活性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投喂破壁酵母对刺参肠道菌群有一定影响,显著降低了实验组刺参肠道内异养菌总数及弧菌数量。
综上所述,筛选得到的三株海水养殖用潜在益生菌;施用乳酸菌、乳酸菌代谢产物、纳豆芽孢杆菌、破壁酵母及活性发酵豆粕作用于刺参,可有效地促进稚参健康生长和提高抗应激能力;通过分析施用微生态制剂后的养殖水体水质指标、刺参肠道菌群及部分免疫指标,以及生长性能指标等,初步探索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为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720
|
专题 | 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宫魁. 几种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刺参作用的机理初步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
文件名:
|
几种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刺参作用的机理初步研究-宫魁.pdf
|
格式:
|
Adobe PDF
|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