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制碱业废弃物治理和高值化利用工艺 | |
朱校斌 | |
2006-04-26 | |
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公开日期 | 2006-04-26 |
专利类型 | 发明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制碱业废弃物治理和高值化利用工艺,即把碱业废弃物包括碱渣和废液在纯碱生产流程中高值化综合利用,可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的最佳工艺流程。把废弃物物理化学改性后,生成的新产品既具有纳米材料独特的理化性质,又具有强氧化性质。碱渣经过滤、沉淀和振动筛除杂质,粗研磨后,与二氧化氯等在化学反应釜内反应,用超声波胶体磨超细化,得到产品99%粒度为0.1nm~15μm;废液与二氧化氯等在化学反应釜中作用,生成液体产品,其中二氧化氯浓度为1~3%。本发明可实现制碱业废弃物无污染、零排放,生成具有纳米材料性质的强化产品,对防治生物病害和赤潮、水华,对处理污染废水和净化饮用水效果显著。 |
关键词 | 1、一种化工制碱业废弃物治理和高值化利用工艺 其特征是:碱业废弃物包括碱渣和废液 废液与同一二氧化氯生产装置生产的二氧化氯作用 碱渣经过滤、沉淀和振动筛除杂质 生成液体产品 上述二氧化氯生产装置生产的剩余的二氧化氯 粗研磨后 用来生产带有芳香气味的日用生活和畜禽养殖消毒剂 与二氧化氯生产装置生产的二氧化氯 使二氧化氯生产装置满负荷运行。 及氯酸盐、亚氯酸盐、次氯酸盐、过氧化物、碳酸盐在化学反应釜内作用 使用超声波胶体磨超细化 得到产品99%粒度为0.1nm~15μm 在水体中生成纳米级粒子 |
申请日期 | 2004-10-22 |
专利号 | CN200410050653.7 |
语种 | 中文 |
专利状态 | 公开 |
申请号 | CN200410050653.7 |
文献类型 | 专利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196 |
专题 | 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朱校斌. 化工制碱业废弃物治理和高值化利用工艺. CN200410050653.7[P]. 2006-04-2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化工制碱业废弃物治理和高值化利用工艺.p(631KB)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浏览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朱校斌]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朱校斌]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朱校斌]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