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黄渤海鳗草(Zostera marina)种群特征及生态修复研究
徐少春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周毅
2021-05-17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学位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关键词鳗草 黄渤海 资源分布现状 种群补充 生态修复
摘要

海草床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可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育幼场所和食物来源。然而,近几十年来,沿海人类活动日益频繁且持续加强,以及全球变化、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多重作用下,海草床大面积衰退。鳗草(Zostera marina L.)是我国黄渤海海草的优势种,但黄渤海鳗草家底信息极度匮乏,造成黄渤海鳗草种群特征尚不清晰,同时海草床生态修复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从而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海草保护与恢复工作的深入开展。本研究首先系统地调查了黄渤海鳗草种群资源现状;基于对黄渤海鳗草分布信息的掌握,选取黄渤海典型鳗草海草床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种群补充特征的调查和研究;在掌握黄渤海鳗草种群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种子法和植株移植法开展鳗草海草床生态修复研究,包括开发和提升基于种子法修复海草床的关键技术,探讨底质类型、埋藏深度和水深对鳗草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的影响,以及水深(光照)和高温对移植鳗草植株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 黄渤海鳗草种群资源分布现状

2015年至2020年,根据文献资料、卫星地图、岸滩鳗草碎屑分布状况等环境信息开展黄渤海沿海实地调查,并基于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估算鳗草分布面积。鉴于近些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已在山东威海市区、荣成沿海海域开展了大量海草资源调查与保护工作,而其他海域的调查和研究相对落后。因此,本研究着重调查辽宁丹东-山东烟台、山东乳山-江苏赣榆沿海海域。

调查发现,黄渤海尚存在较大面积的鳗草海草床或分布区,包括河北唐山鳗草海草床(2916.81 ha),辽宁大连沿海鳗草分布区(1253.47 ha)和辽宁葫芦岛鳗草海草床(694.36 ha)。然而,黄渤海鳗草种群受破坏性挖捕、养殖等人类活动严重威胁,许多鳗草种群发生严重退化,甚至消失。此外,本文以黄渤海面积最大海草床唐山海草床为例,研究了近半个世纪唐山海草床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围填海和风暴潮是造成该海草床退化的主要原因。

2. 唐山、葫芦岛典型海草床鳗草种群补充特征

20185−201912月,对河北唐山和辽宁葫芦岛两个鳗草种群进行种群补充机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唐山鳗草种群的补充方式以无性繁殖为主,其无性繁殖主要发生在秋季。20186月,唐山种群生殖投资比例约为50%,而20196月降至24%2018年的最大潜在种子产量为10074 seeds m-2,而2019年其降至5216 seeds m-2;种子库密度呈现出较大的年际差异,与2018年相比,2019年最大种子库密度下降约80%。调查期间,这些年际差异可能是由于2018年春季水温比2019年春季高34 °C所致。20196月,在植被覆盖区,鳗草种苗建成后未能完成定殖,而在海草斑块空白处可完成定殖。

葫芦岛鳗草种群补充方式以无性繁殖为主,其无性繁殖主要发生在秋季。2018年和2019年葫芦岛种群生殖投资约为20%30%2019年的最大潜在种子产量约为830−1020 seeds m-2,这远低于全球其他多年生鳗草种群(6200 seeds m-2),这可能是由于2019年生殖枝比例(约5%)较低所致。种子库密度呈现出较大的年际差异,2018年的最大种子库密度(约280 seeds m-2)是2019年的10多倍(约24 seeds m-2),这可能与两年生殖枝密度的差异有关。调查期间,这些年际差异可能与2018年东北亚极端高温事件有关。在植被覆盖区,鳗草种苗建成后未能完成定殖,而在海草斑块空白处可完成定殖。

3.黄渤海鳗草元素含量特征

本研究以黄渤海的9处典型海草床为研究对象,探讨鳗草不同组织(叶、叶鞘、地下茎、根)碳氮磷含量及其比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稳定碳氮同位素值(δ13Cδ15N)的空间变化特征。此外,还探讨了鳗草叶鞘高度与茎枝高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鳗草氮、磷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而稳定碳氮同位素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特征。天鹅湖鳗草地上组织中氮、磷元素含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天鹅湖叶片和叶鞘的平均氮含量(%)分别为2.56±0.892.53±0.96,叶片和叶鞘的平均磷含量分别为0.31±0.130.41±0.17。地上组织的氮、磷含量高于地下组织。不同地理种群鳗草叶片和叶鞘中δ15N值分别为5.57−9.645.89−9.79。叶鞘高度与茎枝高度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叶鞘高度可以用来估算茎枝高度;叶鞘氮、磷元素含量和稳定碳氮同位素值与叶片的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叶鞘可以作为叶片氮、磷元素含量和稳定同位素值的新生态指标。

另外,选取唐山海草床和爱莲湾海域的3处海草床(青鱼滩、南我岛、瓦屋石海草床)为研究对象,探讨鳗草不同组织重金属含量(CrCuZnCdPb)及富集特征,并通过比较爱莲湾海域鳗草和海带的重金属富集能力,以筛选更高效的重金属富集植物。研究发现,鳗草地上组织中CuZnCd含量普遍高于地下组织。海草地下组织重金属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的平均值大小顺序均为:[Cd]平均 > [Zn]平均 > [Cu]平均 > [Pb]平均 > [Cr]平均Cd富集系数范围为1.24−15.23,而其他重金属富集系数均小于1Cd转运系数范围为1.57−3.84。在爱莲湾海域,养殖海带中Cr含量普遍高于鳗草组织,而海带中ZnCdPb含量普遍低于鳗草组织。鳗草地上组织CuZnCdBCF地上组组织/水体高于海带。

4. 鳗草海草床生态修复

首先,本文尝试利用盐水选种法筛选高品质鳗草种子,并比较研究了不同抗菌剂对鳗草种子保存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比重为1.20的盐水,可筛选出优质的鳗草种子;种子保存过程中添加纳米银和硫酸铜抗菌剂,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和种子腐烂,降低种子损失率,提高种子保留率。

其次,本文借助爱莲湾养殖筏架悬挂PVC盒子,开展了两次鳗草种子种植实验,以探讨底质类型、埋藏深度和水深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种子埋藏深度是决定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的主要因素,埋深较浅的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建成率较高;种子埋藏深度为2 cm时,底质类型对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建成率无显著影响;种子埋藏深度为5 cm时,底质类型对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建成率有较大影响。此外,水深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无显著影响。

最后,本文借助爱莲湾养殖筏架悬挂PVC/PE盒子,开展了四次鳗草植株移植实验,以探讨水深对移植植株的影响。研究发现,移植的鳗草植株可以在3 m以浅的沉水环境完成一年生活史过程,而在爱莲湾4 m深处光衰减至表面光照的6.48%−10.08%,对鳗草存活、生长、繁殖均造成负面影响。此外,2015−2021年,将鳗草植株和种子从青岛移植至日照金家沟海域(原为鳗草地理分布南界),以探讨日照金家沟海域高温对鳗草生态修复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夏季高温胁迫下,移植鳗草的叶片变黑、地上茎枝变得稀少和矮小(茎枝密度和高度显著降低)、地下茎变得细小(地下茎直径显著降低),最终死亡;鳗草种苗和植株均无法度过第1个夏季或第2个夏季。

本文填补了黄渤海鳗草分布信息的空缺,系统揭示了黄渤海典型海草床鳗草种群补充等特征,并且探明了不同环境因素对鳗草海草床生态修复的影响。本文将为鳗草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0567
专题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少春. 黄渤海鳗草(Zostera marina)种群特征及生态修复研究[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徐少春博士论文-上传版.pdf(9197KB)学位论文 暂不开放CC BY-NC-SA浏览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徐少春]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徐少春]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徐少春]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徐少春博士论文-上传版.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