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AS-IR
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体内脂溶性藻毒素分析
陈建华; 于仁成; 孔凡洲; 高岩; 罗璇; 王云峰; 周名江
2014
发表期刊海洋与湖沼
ISSN0029-814X
卷号000期号:004页码:855
摘要海洋中有毒藻类产生的藻毒素能够经由食物链在滤食性贝类体内累积,危及人类健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可以对多类脂溶性藻毒素进行同步分析,是贝类中脂溶性藻毒素检测的首选方法。本文应用液-质联用方法,对北黄海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中的脂溶性毒素进行了分析。虾夷扇贝样品于2011年采自北黄海海域,并解剖为闭壳肌、外套膜、内脏团和性腺四部分。在虾夷扇贝中共检测到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鳍藻毒素-1(Dinophysis toxin 1,DTX1)、扇贝毒素-2(Pectenotoxin 2,PTX2)和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四种脂溶性毒素成分。在扇贝各组织中,内脏团毒素含量最高(OA:1.97—2.99μg/kg;DTX1:4.97—77.29μg/kg;PTX2:1.12—50.08μg/kg;YTX:825—6680μg/kg),其次是性腺和外套膜,闭壳肌中毒素含量最低。各组织之间的毒素组成情况没有明显差异,均以YTX含量最高,占脂溶性藻毒素总含量的90%以上。除YTX外,扇贝体内还存在一定量的OA、DTX1和PTX2毒素,虾夷扇贝中检出PTX2在我国系首次报道。北黄海海水样品中存在较高密度的渐尖鳍藻(Dinophysis acuminata)和倒卵形鳍藻(D.fortii),可能是虾夷扇贝体内OA,DTX1和PTX2的潜在来源。为防范虾夷扇贝中藻毒素造成危害,应进一步强化对北黄海海域贝类中藻毒素及海水中有毒藻类的监测。
语种英语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63005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建华,于仁成,孔凡洲,等. 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体内脂溶性藻毒素分析[J]. 海洋与湖沼,2014,000(004):855.
APA 陈建华.,于仁成.,孔凡洲.,高岩.,罗璇.,...&周名江.(2014).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体内脂溶性藻毒素分析.海洋与湖沼,000(004),855.
MLA 陈建华,et al."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体内脂溶性藻毒素分析".海洋与湖沼 000.004(2014):85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建华]的文章
[于仁成]的文章
[孔凡洲]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建华]的文章
[于仁成]的文章
[孔凡洲]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建华]的文章
[于仁成]的文章
[孔凡洲]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