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域~(210)Pb多阶分布与河口变迁 | |
李凤业; 袁巍 | |
1992 | |
发表期刊 | 海洋与湖沼
![]() |
期号 | 5页码:566-571 |
摘要 |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输沙量居世界之冠(平均年输沙量约12亿吨),黄河的频繁改道和大量泥沙入海促成了黄河三角洲的迅速形成。测定黄河口外海区近代沉积速率和沉积通量对沉积动力学的研究及黄河三角洲的治理与开发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210)Pb法广泛测定了江、河、湖泊和浅海陆架的沉积速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测定象黄河口外高速沉积环境海域的近代沉积速率是一个新的尝试。本文利用~(210)Pb法测定了黄河三角洲海域4个岩芯~(210)Pb的放射性强度,结果报告于后。 |
关键词 | 河口变迁:4603 近代黄河三角洲:4219 沉积速率:3994 岩芯:3991 沉积期:2870 多阶:2823 海域:2308 流路:1803 海泥:1490 垂直分布:1450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5763 |
专题 | 海洋所2000年以前的中文产出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凤业,袁巍. 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域~(210)Pb多阶分布与河口变迁[J]. 海洋与湖沼,1992(5):566-571. |
APA | 李凤业,&袁巍.(1992).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域~(210)Pb多阶分布与河口变迁.海洋与湖沼(5),566-571. |
MLA | 李凤业,et al."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域~(210)Pb多阶分布与河口变迁".海洋与湖沼 .5(1992):566-57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域~(210)Pb多阶分(387KB) | 限制开放 | 使用许可 | 浏览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凤业]的文章 |
[袁巍]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凤业]的文章 |
[袁巍]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凤业]的文章 |
[袁巍]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