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49.6°E热液区硫化物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
| 叶俊; 石学法; 杨耀民; 刘季花; 周国富; 李乃胜
|
| 2011
|
发表期刊 | 矿物学报
|
期号 | 1页码:17-29 |
摘要 | 2005年在西南印度洋脊49.6°E发现热液异常,并于2007年取得硫化物样品,这是首个在全球超慢速扩张洋脊发现活动的海底热液区。对该区硫化物开展了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印度洋脊49.6°E热液区硫化物可划分出富Zn和富Fe两种矿石自然类型,矿石中广泛发育溶蚀孔洞构造、"黄铜矿疾病"结构、网格状固溶体分解结构、同质增生结构等结构构造。根据矿物化学成分变化,矿石矿物可划分出Fe-S系列、Zn-S系列、Cu-Fe-S系列、Cu-S系列及Au、Cu、W自然金属系列等。该区硫化物的沉积过程可划分为2个阶段:Ⅰ.富Zn硫化物沉积阶段,矿物组合以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为主,成矿流体沉积温度相... |
关键词 | 西南印度洋脊
超慢速扩张脊
矿物学
热液硫化物
成矿作用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2606
|
专题 | 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叶俊,石学法,杨耀民,等. 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49.6°E热液区硫化物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J]. 矿物学报,2011(1):17-29.
|
APA |
叶俊,石学法,杨耀民,刘季花,周国富,&李乃胜.(2011).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49.6°E热液区硫化物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矿物学报(1),17-29.
|
MLA |
叶俊,et al."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49.6°E热液区硫化物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矿物学报 .1(2011):17-29.
|
文件名:
|
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49_6_E热液区硫化物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pdf
|
格式:
|
Adobe PDF
|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