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f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Circulation and Wave Studies,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西菲律宾海有机悬浮颗粒分布变化及其光衰减研究 | |
魏建伟 | |
学位类型 | 博士 |
2005-08-20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学位授予地点 | 海洋研究所 |
关键词 | 光衰减 颗粒有机碳 散射系数 漫衰减系数 西菲律宾海 |
摘要 | 论文以2004年在西菲律宾海获取的光学剖面资料为基础,首次将光学衰减系数作为悬浮有机颗粒的替代指标,对西菲律宾海上层水体悬浮颗粒及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衰减系数cp同颗粒有机碳浓度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这对于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和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断面WE和SN上的浮游植物现存量与颗粒有机碳现存量变化趋势完全一致。上层水体中的颗粒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有机碎屑颗粒。西菲律宾海混合层的昼夜变化对于表层水体光学变异以及颗粒输出作用具有重要影响。表层水温、光衰减系数cp和混合水深都与海面光合有效辐射同相变化。表层水体中的颗粒有机碳现存量同混合水深同步变化,受混合层控制作用显著;而对于深层水体,推测主要受生物垂向迁移和颗粒聚集沉降的影响。 根据表层水体中微微型自养颗粒的计数分析结果,原绿球藻的丰度最高,其次为聚球藻,自养真核细胞的丰度最低。首次估算了三种微微型颗粒的散射系数,并与光衰减系数cp做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菲律宾海三种微微型颗粒的散射作用仅占光衰减系数cp的5%,其中原绿球藻、自养真核细胞和聚球藻分别占2.17%、2.85%和0.33%。根据微微型颗粒的散射特征,可大致将研究海区划分为三个生物水文学区域。 对菲律宾海上层水体的光场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水下辐照度Ed按照指数规律衰减。通过对漫衰减系数Kd的研究,首次证实了西菲律宾海非藻组分的光衰减作用占主要地位。表层水体中非藻组分与浮游植物的光衰减作用大小相近,随着水深增大,非藻组分的光衰减作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此外,西菲律宾海离水辐亮度Lwn(555)和海面遥感反射率Rsr(555)同生物地球化学核心变量POC之间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这对于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页数 | 159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141 |
专题 | 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魏建伟. 西菲律宾海有机悬浮颗粒分布变化及其光衰减研究[D].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10001_20011800680361(5819KB) | 限制开放 | -- | 浏览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魏建伟]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魏建伟]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魏建伟]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