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f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Circulation and Wave Studies,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基于GIS的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及相关分析 | |
别君 | |
学位类型 | 博士 |
2006-06-05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学位授予地点 | 海洋研究所 |
关键词 | 黄河三角洲 地面沉降 数字高程模型(dem) |
摘要 | 黄河三角洲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地面沉降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三角洲的快速发展。对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研究在黄河三角洲防灾减灾、土地利用、河口河道治理等方面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收集了黄河三角洲地区1956年、1967年、1980年和1995年四个时期的1:5万地形图,提取高程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并展开了相应的空间分析,得到各个时间段内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速率图,通过对各沉降速率图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文章继而分析了引发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三个主要诱导因子、它们在影响范围、作用时间、作用强度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在不同时间段内各诱导因子在引发地面沉降方面所发挥作用的主次。随后,在列举地面沉降对黄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之后,归纳总结了防治地面沉降及其引发灾害的对策。最后,基于采用常规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地面沉降监测费时费力,提出利用InSAR技术对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进行监测的设想,并简要分析了其可行性。 |
页数 | 58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129 |
专题 | 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别君. 基于GIS的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及相关分析[D].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10001_20032800680190(2766KB) | 限制开放 | -- | 浏览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别君]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别君]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别君]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